心理咨询的原则是对咨询工作的基本要求。它对心理咨询工作的成效有重要意义。因而在咨询过程中必须遵循。
心理咨询应坚持六项基本原则。
(一)理解性原则
理解性原则是指咨询员认识到来访者的心理和行为是可理解的,抱着一种尝试或尽力去理解来访者的心态,从而深入体验来访者的心理世界和精神世界。也就是说要求咨询员能设身处地地体会来访者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正确地理解来访者的思想,使来访者能够在精神上得到理解与支持。作为心理咨询师,在一对一的心理帮助活动中,这种理解和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由理解性原则引申出来的原则:对来访者的行为和问题表示宽容,对来访者表示接纳;准确把握来访者的情绪和情感;正确揭示来访者的意思(包括话语含义及言外之意),成为评判咨询员是否在积极倾听以及咨询员能否采取有效策略的重要标准。
(二)保密性原则
保密性原则是心理咨询中最重要的原则,它是鼓励来访者畅所欲言的心理基础,同时也是对来访者人格及隐私权的最大尊重。来访者确信咨询员会对他们的谈话内容保密时,也即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咨访关系后,才可能谈出自己未向人泄露过的内心隐密,这时也才是真正解决其心理困扰的开始。咨询人员随意泄露来访者的私人秘密,不仅应受到舆论的谴责。而且要负法律责任。所以,保密性是咨询员必须严格遵守的原则。心理咨询的保密范围,包括对与来访者的谈话内容保守秘密,不公开来访者的姓名,拒绝关于来访者情况的调查,以及尊重来访者的合理要求等内容。
有学者对咨询的保密性提出如下建议:(1)来访者的资料绝不应当作为社交闲谈的话题。(2)除了在培训教学中,并且当来访者的个人身份能得到充分隐藏时,个案的资料不应出现在咨询员的公开讲演和谈话中。(3)咨询员应避免有意无意地以个案举例,来炫耀自己的能力和经验。(4)咨询员所做的个人记录,不能视为公开记录,不能随便让人查阅。(5)咨询员不应当将记录档案带离咨询机构。(6)任何咨询机构都应设立健全的储存系统来确保来访者档案的保密性。(7)只有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可以突破不公开来访者身份的原则:一是有明显自杀意图者,应与有关人士联系,尽可能加以挽救;二是处理伤害性人格障碍或精神病来访者,为免于使别人受到伤害,也应做一些预防工作。
(三)不包办代替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他认为心理咨询应以咨访双方的真诚关系为基础,这种关系不是一种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启发或促进内部成长的关系。因为人自己有理解自己、不断趋向成熟、产生积极的建设性变化的巨大潜能。懂得发挥,并促进其成熟或成长,而不是包办代替地进行解释和指导。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员不应主观地指示来访者一定要怎样做或一定不能怎样做,而应该与来访者共同分析、讨论,设想有助于问题解决的各种方案,以及不同方案可能导致的不同后果。但究竟采取哪一种方案去解决问题,则应由来访者自己进行选择,咨询人员不能代替。当然,在来访者能力明显不足和环境恶劣(如经济状况极差、智力缺陷、时间紧张、压力过大),以及咨询员方便的情况下,咨询员可主动或在征得来访者同意时,力所能及地为来访者承担一些责任和义务,待其适应和发展之后逐步减少此类帮助。
根据本原则,我们得出如下准则:尽量不包办代替,这是评判心理咨询好坏的重要标准。
(四)保持中立的原则
保持中立的原则是说无论在价值观念上、人际关系上、对来访者的行为好坏的判断上,还是对来访者的生活态度和方式的选择上,我们不偏向哪一方,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给来访者。保持中立的原则有助于我们客观地收集有关来访者及其他事物的信息,为准确地把握来访者的情感和意图打下基础。如果保持中立的原则,那么在积极倾听的过程中,咨询员就不易受到来访者情感和思想的干扰和影响,并能够在咨询过程中理智地分析问题。保持中立的原则,有助于咨询员与来访者关系的正常发展,不会因咨询员与来访者的好坏而偏向来访者一方或者偏向另一方面,也不因咨询员的偏见而影响到咨询的进展和效果。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涉及人际关系冲突时,保持中立的原则还有助于避免咨询员卷入一场不必要的人际纠纷和争斗之中。
由保持中立的原则而引申出来的准则是:咨询员不偏向哪一方;放弃偏见(自我)。这也成为评判咨询员是否在积极倾听以及咨询员是否采取有效策略的重要标准。
(五)针对性原则
由于人具有独特性和个别性,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千差万别,因此心理咨询的方法就不能千篇一律,必须从来访者具体的心理问题出发。充分考虑其问题形成的环境、来访者的个性(特别是气质、性格特点)、当时的心理状态以及期望、要求等,就事论事,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以收到良好的咨询效果。
由针对性原则引申出来的准则是:避免过分说教和劝告;就事论事,避免离题或泛泛而谈。这也成为评判咨询员是否在积极倾听以及咨询员是否采取有效策略的重要标准。
(六)咨询、治疗和预防相结合的原则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虽有区别,但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咨询过程本身就有一定的治疗意义,心理治疗也离不开必要的咨询过程。对待心理疾病也要像对待生理疾病一样以预防为主。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经过咨询双方推心置腹的深入交谈,敏锐的咨询工作者可能会发现来访者受到了某些消极的心理暗示产生疑病、恐病或对其他人无根据的猜忌,也有人由于消极厌世而产生轻生的意念。对于这些情况,咨询工作者一定要及时加以开导,帮助来访者解除疑虑和消极意念,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对于一些严重问题(如自杀倾向、对人有伤害等),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